很遺憾,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推薦下載安裝穀歌瀏覽器!
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11日發布消息稱,自中國科學院與遼寧省人民政府簽署“十二五”期間全麵科技合作協議以來,已累計為遼寧企業新增經濟效益517億元,推動老工業基地產業升級。
據中科院沈陽分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10月,雙方在北京簽署共建區域性創新平台協議,共同推動沈陽材料國家實驗室、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和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台建設,逐步形成具有創新示範和帶動作用的創新平台。
2015年9月,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和特種機器人實現中心先期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作為中國首家國家級機器人質檢中心,該中心可提供機器人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產品認證等服務,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與此同時,中科院注重科研成果在遼寧轉化,已孵化出新鬆機器人與自動化股份公司、沈陽高精數控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目前在沈陽市初步形成了一個較為集中的高技術產業集群。
“十二五”期間,中科院係統與遼寧省企業共同實施了2543個合作項目,設立28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沈陽、大連等城市設立國家技術轉移合作機構,在創新平台、成果轉化、產業育成、智庫人才等方麵,為遼寧全麵振興和創新型遼寧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中科院沈陽分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雙方將共同推進500項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遼寧轉移轉化,建設遼寧智能製造雲服務平台、遼寧產業技術創新平台等一係列創新產業,為遼寧新一輪全麵振興提供科技保